告别大运,深圳再出发
文章来源:2011年8月27日深圳特区报A3
深圳特区报讯 《人民日报》8月26日一版刊发长篇通讯《告别大运,深圳再出发》。全文如下:
8月26日,深圳大运村闭村。来自全世界的大学生运动员在这个曾属于他们的“家”中留下无数美好回忆。挥手告别之际,赞叹犹在耳边,“这是最好的一届大运会”,深圳已向世界兑现了庄严的承诺。
这一天,恰好是特区成立31周年纪念日,时间上的巧合也在不经意间透露着这座城市不息的进取之心。结束意味着新的出发,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,不忘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嘱托: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”。深圳正在为“下一个三十年”铺展开新的蓝图。
“大运会留给深圳最明显的是物质财富,最宝贵的是精神财富,最深刻的则是制度财富”,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这样总结,“以制度去开掘和保障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,不断梳理、完善城市发展的理念与模式,物质和精神财富也将得到更广泛、更深入、更长久的传承。”
“从这里开始”,在这张写给未来的答卷上,大运会成为深圳的破题之作,余韵悠长。
火炬塔,深圳的第三个城市标志景观
熊熊燃烧了12天的大运圣火已经熄灭,但矗立在深圳湾畔的火炬塔,将成为这座城市的第三个标志景观。
将火炬塔放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背景中去审视,深圳的前两个标志景观分别是“闯”和“拓荒牛”,由此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历史脉动,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发生。
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总结大运会筹办的启示时强调: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,必须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各项工作,必须坚持科学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,必须始终坚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,必须不断激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。
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推动下,大运会成为深圳写下的最新奇迹。奇迹背后,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不断累积。
回首大运,从筹办到举办,处处践行着以人为本,民生优先的理念。王荣始终强调:“一定要让所有的市民都感受到大运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利益。”
“作为一名深圳建设者,我很自豪”,从四川来深圳打工的何晓斌没有想到,他能带着妻儿在“水晶石”体育馆里免费观看大运会篮球比赛。由龙岗区总工会组织的“外来建设者及留守儿童看大运”活动邀请了上千人参与。他们中的许多人,曾经为大运场馆的如期竣工和城市建设流淌过汗水,如今一起分享着荣耀。
大运会后,“水晶石”将成为市民的“康乐之城”。众多建在学校以及社区周边的大运场馆,也将迅速转化为群众体育场所——这正得益于布局之时的通盘谋划。这些场馆的人气,不会因为大运会落幕而消散。
深圳地铁,城市一体化的大手笔,深为市民称道的基础建设。大运会后,地铁三期工程又将展开,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仍在延伸。
因大运而格外激荡的热情与爱心,同样在深圳人的心中继续延伸。
“我真切地感受到深圳人的志愿精神”,拿到大运会跆拳道品势冠军后,中国选手朱宇祥参加了深圳市社会福利基金会组织的“青春之师,慈善之行”活动,看望自闭症儿童。在深圳,他体会了“冠军”与“义工”两种身份,留下难忘印象。
这样一组数字可以反映出“志愿者之城”的风尚——17万人次“蓝马甲”公务员志愿者走上街头服务市民;25万注册义工整体转化为城市志愿者;66.2万社区平安志愿者助力“平安大运”;全市少先队员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带动了90万名家长共同参与志愿服务;地铁志愿者在118个地铁站开展文明引导……
“大运结束了,我还是志愿者。”这样的微博,一呼百应。
“在这里,我找到了中国依然成长的答案”
出席大运会开幕式的罗马尼亚总理埃米尔·博克第一次来深圳,感触颇深:“举办大运会的城市是能够代表未来的城市,深圳的城市发展战略和重点发展的产业代表着未来全球趋势。前瞻性眼光加上制度性保障,在这里,我找到了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依然成长的答案。”
今年5月11日,《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》对外公布。深圳提出:在未来10年建成东南亚地区的明星城市、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。
“举办大运会,为深圳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重大机遇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、多种渠道,向海内外集中展示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形象、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魅力和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城市形象。”深圳市委、市政府对此有着明确的认识。
深圳是中国内地经济开放度最高的城市之一,外贸出口总额已连续18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,目前已有18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。
深圳被《纽约时报》列为2010年必到的31个旅游胜地之一。自1990年以来,深圳的外国游客每5年就翻一番。
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较,深圳的经济开放程度具有领先优势。以国内大城市2009年主要经济数据测算,深圳的经济开放度综合指标值为60.33%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1.36个百分点。
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支撑,深圳难以取得这样的成就。而当超过12000名运动员、教练员、随队官员来到深圳时,这座年轻的城市更有了一次和全世界“面对面”的机会。
当五洲宾朋深入这座城市,没有什么方式比自己亲身所见所闻更能留下深刻印象。
深圳友好城市波兰波兹南市市长里斯扎德·格罗本尼已经是第三次访问深圳,“这次我除了看到城市的硬件设施因为大运会的举办而更加完备外,又有了新的感受,就是深圳市民拥有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,与他们的交流更加自如,这是城市人文环境提升的表现。”
大运会期间,国际体育记协组织了“青年记者营”。最新出版的国际体育记协杂志封面是一幅世界地图,“上面特别标注出深圳这座城市”,国际体育记协主席吉安尼·梅罗说:“我在给青年记者讲课时提到,要将深圳放在世界地图上去观察,而不是单纯报道一个赛事。”
与国际潮流和现代潮流接轨,大运会为深圳留下了大型活动系统运转的整套机制,更深刻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未来之路。深圳与世界,在这个互动的舞台上都找到了更多答案。
“大运会虽然结束了,深圳仍将向世界敞开怀抱,中国仍将向世界敞开怀抱”,国际大体联新任主席加利安在闭幕式致辞中动情地说。
“争一时更要争千秋”,制度财富融入城市发展理念
盛会有竟时,激情与辉煌过后,思路和理念再度沉淀。“后大运时代”的深圳如何全方位提升发展质量,有了更清晰的脉络。
加利安评价说,深圳做到了大运会运行的“最高级别”,大运会和这座城市的未来都将由此受益。
甚至小到排球场负责比赛间隙拖地板的“快擦手”志愿者,也被国际排联技术官员用摄像机录下来,“他们的动作可以作为排球比赛运行的范本。”
食品卫生零投诉、交通保障零投诉……大运会各个环节的“标准化”运行犹如齿轮咬合般精准,被不折不扣地落实。
第一次举办国际大型赛事的深圳,要面对赛事筹办和运行过程中的千头万绪,用什么样的模式运转?
以大运会后勤保障部为例,40多人负责交通、医疗、餐饮、旅游、购物等7个方面的重要保障内容,但人员数量只有同规模赛事的1/7。能以精干的团队完成复杂的工作,是因为深圳采用了创新的机制,把交通交给交委负责,医疗卫生交给卫生文教委负责,大运执行局居间协调。成功的运行模式,为深圳未来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增添了更多底气。
精彩的赛事留在回忆中,还有更多感受在人们心中生长,为城市发展助力。
发动市民自愿停驶的“绿飘带行动”不仅保证了大运期间交通的顺畅,更为深圳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模式、形成社会自我调节新机制留下宝贵财富。
“建设公民社会,深圳应该走在全国前列。”这是深圳对自己的定位。知民心、顺民意、汇民智、聚民力、惠民生,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制度财富经过大运会的检验,与城市发展理念深度融合,渐有水到渠成之势。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深圳,因此拥有了一份面对未来的成熟与自信。
8月13日举行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,旨在资助中外青年留学、促进世界青年科学文化交流的“深圳大运留学基金”成立,首批11名中外大学生受到资助。这是中国第一家专门资助留学生的公募基金会。
大运会期间,遍布深圳的818个U站是志愿服务的载体。大运会之后,部分U站将保留下来,坚持走公益化道路。目前,已有6家社会组织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,承接6个U站的管理服务,为探索社会组织长期参与社会管理、提供市民服务积累经验。
大运会正以各种制度化的形式,继续停留在这座城市中。
制度是发展之基。这两天,深圳市市长许勤的日程表并未因大运会落幕而有所空闲,“总结提炼大运会的诸多经验,将其固化进各项制度之中,政府各个部门正在积极推进这方面的工作”,他说,“‘十二五’期间,围绕创造‘深圳质量’,深圳正努力做着‘六个着力’: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;以改善公共服务为重点,着力提升社会发展质量;以绿色低碳为导向,着力提升生态发展质量;以推进特区一体化为突破口,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;着力深化改革创新,为创造‘深圳质量’提供制度保障;着力扩大区域合作,为创造‘深圳质量’拓展空间。筹办举办大运会就是对‘深圳质量’的一次全面诠释。”
“如果说过去30年是经济现代化,未来30年更多的应当是制度现代化。否则深圳这列高速列车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跑。”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钟坚说。用“深圳质量”衡量大运会的举办价值,制度财富最大的意义就在于“争一时更要争千秋”。
当深圳已经向世界展示了“不一样的精彩”,当生活又回到了日常的轨道中,当这座刚满31岁的城市微笑着挥别大运,并不意味着画上了句号。
“从这里开始”,努力再造一个激情燃烧、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,特区的明天将更加精彩!
出处: http://sztqb.sznews.com/html/2011-08/27/content_1721591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