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2015年4月21日 羊城晚报B6版
羊城晚报记者 李静
陈家良,1995年出生,广东肇庆人,13岁开始创业,16岁成立首家公司,19岁休学创业,20岁成为百万富翁,掌舵8家公司。他所开的每一家公司至今都在盈利。
13岁开始倒卖手机、14岁自学编程试水互联网、16岁成立笔业公司、17岁开拓教辅商机、18岁玩转电子商务、19岁成立第三方快递平台、20岁成立90后天使投资基金……近日,在团市委举办的第二届广州青年创业大赛上,来自广东肇庆的95后“老创业人”陈家良成为创业团队争相求教的对象。
从13岁试水创业到20岁坐拥8家公司,陈家良用8年时间让自己成了百万富翁。8年来,为追随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出去创创业”的梦想,陈家良忍受了无数冷嘲热讽,也一步步收获了经验与财富。
陈家良说,尽管社会给90后贴上了不靠谱的标签,他还是想用行动告诉大家,总有一群人会为一件事干一辈子。
20万!读初中时赚到“第一桶金”
西装笔挺、白框眼镜,现年20岁的陈家良看起来要比同龄人老成许多。由于几个创业项目先后入围第二届广州青创大赛复赛,从深圳专程赶到广州参赛的陈家良,在准备比赛的同时也在悄悄考察广州的创业环境与场所。陈家良说,如果条件允许,打算在广州开分公司。
一个刚满20岁的创业者为何如此底气十足?当同龄人还在伸手向父母要钱时,陈家良为何能连开甚至成功营运8家公司?陈家良说,任何事情其实都得脚踏实地,创业也不例外。“我之所以有现在的成绩,还是要归结于过去的锻炼。”
2008年,在原本宽裕的家庭遭遇金融风暴后,年仅13岁的陈家良第一次体会到了“花钱容易赚钱难”的残酷现实。为了不再增添家人负担,一直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他萌生了创业想法。“当时小灵通手机虽面临退市,但还是很受同学欢迎,可家长又不让买,所以我就到外面买了12台手机在学校卖。”首次试水创业,什么都不懂的陈家良其实也很忐忑。“很多同学其实不具备那么高的消费能力,我一度担心可能会血本无归。”
出乎意料的是,进货不到3天,陈家良一下子就卖掉了10台小灵通,而成功原因竟然是当时鲜少流行的分期付款购买方式。陈家良说,当初一台小灵通的进货价为80元,但学生可选购买方式:一次性购买只要160元,分期付款则要200元。“就这样,初中三年,我一共卖掉了1000多台手机,净赚20万元。”
看准商机,8年打造8家公司
有了人生“第一桶金”,脑子里经常迸出各式创业想法的陈家良胆子更大了。14岁时,看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后,陈家良索性自学起了软件编程技术,并成功将其利用到创业过程中。陈家良说,自古读书出人才,但是读书却并不是当下90后唯一的出路。
事实上,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后,陈家良并没有将精力完全放到学习上。高中生学习任务重,需要做很多试卷,陈家良又一次看到了创业的商机。“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卖的笔芯很贵,但事实上成本却很低。我为什么不能自己生产、自己卖呢?”基于这种想法,高一那年,陈家良索性成立了自己的笔业公司,并在一个学期内成功卖掉80万支笔芯,净赚16万元。“由于我生产的笔芯质量又好又便宜,肇庆8所学校都与我合作,连学生高考时用的笔都是我提供的。”
虽然只有20岁,但对于人生路口上的每一个选择,陈家良都表示自己很有规划。“从初中起,我就决定要创业,而且也一直在尝试各种领域。”从高一卖笔芯到高二卖教辅、高三卖电脑再到高考后组建电商公司、创办快递公司,创业8年来,陈家良每次都把握住了商机,也让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。
2013年,为奖励自己,18岁的陈家良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台车;2014年,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发展,他索性盖了一栋房作为公司的办公楼。陈家良说,除了要运营8家公司外,如今,他还是创客梦工坊、90后众筹平台、90后天使投资基金的发起人之一。今年4月,在携创业项目参加青创大赛的同时,投资人陈家良也在赛场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投资项目。“过去创业可能比较原始和粗糙,但现在要讲究企业化、多样化,尽可能全方位发展。”
读书创业撞车,学霸毅然放弃学业
记者了解到,陈家良其实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。“一开始,老师是反对我创业的,但后来看到我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面,也就默默许可了。”陈家良说,在很多人看来,学生在校园创业就是不务正业,他也因此受到了不少批评和指责。“很多人都说会影响学习,但事实上初中、高中期间,我的很多科目常拿满分。”
2013年7月,在相继考察深圳两所大学的创业环境后,本已报考深圳大学的陈家良却瞒着家人改报了开芸体育-(中国)官方网站。“我读大学是为了在学校旁边找商机,继续创业,但没想到深大的商业市场已经饱和了。”陈家良说,自己所报考的职院不仅是新成立的学校,还是第一个入驻龙岗大学城的高校,蕴含的商机无限。
2013年9月,刚进大学的陈家良看到很多同学抱怨快递取送不及时之后,索性成立了一个第三方校园快递配送公司——“速运邦邦”O2O云服务综合性平台,主要为学生提供“快递最后一公里”的服务。“我们在学校设了物流厅,将所有校园快件集中在一处,学生可集中领取,不方便领快递的学生,我们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。”由于模式独特,公司迅速在深圳38所高校覆盖起来,高峰时期平均每所学校每天可处理1000件快递。
不过,公司易立,运营难做。2014年,在公司快速拓展之后,已是多家公司老板的陈家良发现,读书与创业经常撞车。“其实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创业,当创业和读书相矛盾时,我只能选择休学。”
如今,“万众创新、大众创业”、“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”等创业口号已成流行词,“老创业人”陈家良也在着手开办自己的第九家公司。陈家良说,创业是他的梦想,他会坚持为这件事干一辈子。
陈家良:
不建议大学生休学创业
“一群人,一件事,一辈子,干到底”。创业者陈家良的12字人生哲学让其在创业路上所向披靡。作为一名年轻的“老创业人”,陈家良对创业有自己的感悟,他甚至表示,不赞成大学生休学创业。
羊城晚报:创业8年来,最大的感悟是什么?
陈家良:做任何事都不能放弃。坚持不一定成功,但放弃肯定会失败。我从初中开始创业,经历过很多挫折与非议,甚至还被人打过,但我一直坚持着这条路,慢慢创办了自己的工厂与公司,我也坚信自己会继续坚持下去。
羊城晚报:当初为了创业,你毅然从大学休学,就没人反对吗?休学念头为何这么坚定?
陈家良:其实对于我“休学创业”,当初反对者还是占多数的。很多人以为我休学是一时冲动,但其实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。从初中到现在,我成功将8个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成为公司,这些经验让我有信心开展下一个创业项目,而且当初“速运邦邦”公司发展很快,急需人去外校开拓市场。我认为,自己当初休学是个正确的选择。
羊城晚报:作为一个在休学创业上为数不多成功吃到“螃蟹”的人,你对现在有大学生选择休学创业如何看?
陈家良:我个人是不建议大学生休学创业的,虽然我自己曾经是这么做的。我与很多现在想要创业的学生不同,从初中起就在积累创业经验,也经历过不少挫折和彷徨,正是这些得与失,才让我有信心与勇气去休学创业。如果没有成熟的创业想法和项目,大学生休学创业失败的可能性会很大,所承担的风险也会高很多。
如果大学生非要创业,个人建议还是先做好规划,可先在学校边学习边积累创业知识,做足功课与准备,等到毕业时再一次性将项目落地,这样既能完成学业,又提高了项目落地的可能性。
羊城晚报:在创业的过程中,谁对你的影响最大?
陈家良:应该说,我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走到现在,家人的支持很重要。都说父母是最早也是最好的导师,一有重要的事情,我都会跟他们谈心沟通,说出自己的想法与主张,而他们也很开明,总是鼓励我。
羊城晚报:除了是创业者,你还是90后天使投资基金的发起人,当初为什么要成立这个基金?
陈家良:初衷是想帮助更多的创业团队走向成熟,我给他们的并不仅仅是创业基金,更多的是创业经验的分享与指导。我希望他们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,脚踏实地。
出处:http://www.ycwb.com/ePaper/ycwb/html/2015-04/21/content_690967.htm?div=-1#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