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2015年7月22日 晶报A11版

 

今年36岁的王新中是一名工学博士,2009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毕业后,进入开芸体育-(中国)官方网站从事一线教学工作。短短的6年时间,他曾获得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奖,成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、荣获广东省“千百十人才工程”校级培养对象、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,校内“科研之星”等称号。

开设“LED照明工程设计”专业

2009年,LED还是个新兴产业,深圳的LED产业与国际业界存在较大科技和工艺差距,许多LED企业看不到前景,都不愿增资提产。很多高等院校也不愿在相关专业教育上扩张版图,光伏产业的产学研链条并不通畅。

作为LED领域的研究者,王新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产业的广阔前景。他认为,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,以及LED光效的不断提高,LED即将引发照明行业的变革,这个行业将会魅力四射。

“当时国内一些大专院校对口的专业设置刚刚开始起步,但LED人才还无法由相关院校批量输送,行业人才稀缺,很少科班出身,大多数都是从其他领域转行过来,LED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。”王新中回忆,看到这一瓶颈,他向领导建议开设一门切合市场、与产业直接对口的“LED照明工程设计”专业。

为了增设这一专业新方向,王新中利用课余休息时间,到上百家LED企业走访和调研,其间碰到不少壁垒和冷嘲热讽,最终,他还是坚持下来,并获取了大量行业信息,掌握了企业人才需求状况,为学院科学规划专业与合理设置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很快,“LED照明工程设计”专业在电子与通讯学院体系下开设,信息学院也成为深圳高职院校中在该专业领域的先行者。

教学、科研齐头并进

“为人师表,应以形象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,以教书育人为使命,热爱三尺讲台,呵护学生。”这是王新中一直坚守的教育理念。在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教6年中,王新中很少有闲暇时间,白天忙着教学,晚上做科研,假期很少回家,甚至大年初一晚上,他还在学校撰写科研材料。

“高职院校的学生眼界开阔,思维反应快。他们或许对过多的理论学习不太‘感冒’,但动手能力强。我尽量让他们多上生产线,在实训中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。”在教学方面,王新中更注重实训。在他看来,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,是在生产线的不断轮转中磨出来的。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技能知识,他深入企业一线,从一名普通流水线工人做起,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知识,并获得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“高级电子元器件检验员”和“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”职业资格证书。

从教期间,王新中先后讲解了《集成电路工艺基础》、《模拟电子技术》等十余门专业课程,每学期课程的教学评估均在85分以上,学生们对他的评价极高。

多年来,为学习更多国际前沿技术,王新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科研状态。目前,他已成功参与筹建了光电器件应用院级重点实验室,并牵头组建一支8名博士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,针对“GaN材料生长及其器件制备”展开技术攻关。同时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企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十余项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3篇。他的学术观点已引起包括美国耶鲁大学等国际同行的关注。他还获得“ 高光效LED集成光源及LED灯”等中国发明专利十余项。曾荣获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奖,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。

晶报记者 刘飞雁

实习生 叶秀婷 文/图

 

出处:http://jb.sznews.com/html/2015-07/22/content_3287891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