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2019年3月12日 深圳特区报 C02版

引子:2019年两会进入了“高频期”,今年两会中出现了许多新概念、新提法、新表述,为了能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新概念、新提法、新表述,本期理论问答邀请专家对2019两会期间出现的“新词”进行解读。

政府施政之要义,需以敬民之心,行简政之道,革烦苛之弊,履监管之职,守服务之责

政简易从

主持人: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布的《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到“政简易从。规则越简约透明,监管越有力有效。”什么是“政简易从”?怎样才能实现“政简易从”?

谢春红(开芸体育-(中国)官方网站教授):“政简易从”,即越简单的管制,越容易让人服从。“大道至简”是中国古人的智慧,它告知人们,大道理其实极其简单,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。今人谨记古训,需“尊道而行”,无论长远的战略,还是深刻的道理都需要以最简、最易、最明白的方式或者途径去解释,才能让普通百姓更容易认识、掌握、信仰且身体力行之。

李克强总理提出的“政简易从”是古人智慧的当代实践。纵观中国历史,凡盛世往往都居敬行简、轻徭薄赋。因此,当今政府施政之要义,需以敬民之心,行简政之道,革烦苛之弊,履监管之职,守服务之责。以敬民之心,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尽力而为,量力而为,切实保障基本民生,重点关注解决民生问题,促进社会公平正义,让人民过上好日子。行简政之道,即要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,精简各种束缚着市场主体的“无形枷锁”和错装在政府之上的“有形之手”,放活企业活力、发展动力和全社会的创造力。革烦苛之弊,即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,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,审批事项应减尽减。履监管之职,即国家层面重在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,地方政府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,认真负责地管好该管的事,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、管出效率、管出活力。守服务之责,即在明晰政府与市场、社会的边界基础上,不糊弄百姓、不做官样文章、不求繁文缛节,不用太繁多的程序和环节来扰民、烦民。

科研人员将会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,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

包干制

主持人:“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,开展项目经费使用‘包干制’改革试点,不设科目比例限制,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。”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首次提到科研经费“包干制”。“包干制”应该怎么干?“包干制”对科研创新将会有哪些积极影响?

袁晓江(深圳市委党校教授):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,开展项目经费使用“包干制”改革试点,不设科目比例限制,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。

“包干制”就是由科研团队统筹使用科研经费,而不受具体科目的限制。长期以来,科研人员都有一些困惑:科研经费的使用和报销非常繁杂,占用大量时间。科研团队申报课题时,要细分科研经费的科目,如差旅费、会议费、资料费等,而且对每个科目要作详细说明,如会议科目,要列出会议地点、会议时间、参会人数、人均费用,等等。各个科目确定后,不能有变动,也不能在科目间调剂经费。课题研究跨度几年,情况会发生很大变化,很难按部就班地依原科目使用经费。可能要新增某个科目,可能有些科目的经费要增加。如果突破原有计划,报销则会遇到很大困难。困惑科研人员的另一个问题是,脑力劳动的价值得不到体现,因为所有的报销必须凭票据,而脑力劳动没有票据。实际上,课题研究中,付出最多的是脑力劳动,最有价值的也是脑力劳动。但是,报销时,只能凭票据报销差旅费、会议费、资料费等。现在有些地方做了一些尝试,就是增加间接经费占比,这一部分费用可以作为劳动报酬直接发给科研人员。

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关于“包干制”改革试点和间接经费占比,将解决科研课题管理和费用使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。科研团队可以统筹科研经费,不设科目比例限制。科研人员将会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,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;间接经费的安排,科研人员的劳动得到尊重,将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,创造更多更好的成果。

畅通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渠道,完善服务评价反馈和监督制度

好差评

主持人:“好差评”全称是“好差评”制度,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。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。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,服务不好是失职。2019年3月5日,李克强总理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建立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制度。“好差评”制度的提出背景是什么?“好差评”会成为群众监督政务服务优劣的利器吗?

李长安(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导):“好差评”制度是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政务新词,主要内容是指政府部门的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,也即是把政府服务水平的高低好坏,交给企业和群众来评判。“好差评”制度是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,大力推动“放管服”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。尽快建立服务型政府,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就必须规范政府的行为。这其中,政府服务对象的客观评价,是公共服务搞得好不好、企业和群众满意不满意的重要参照。近些年来,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惠及企业和群众的优惠政策和民生项目。但是,这些优惠政策是不是真的得到切实落实,各项民生工程是不是真的惠及百姓,还必须认真倾听企业和群众的真实反映和声音。可以说,没有企业和群众的客观评价,政府的服务质量就难以提高,政府的服务方式就会失去标尺。另一方面,政府服务的好坏也只有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,“好”和“差”的标准掌握在他们的手里,不能只由服务提供者一人说了算,这也是政务服务民主化、科学化、正规化的客观要求。为此,建立“好差评”制度,就必须畅通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渠道,完善服务评价反馈和监督制度。只有如此,政府服务才能做得更好,政府在企业和群众中的公信力才能得到切实提高。

出处:http://sztqb.sznews.com/MB/content/201903/12/content_588581.html?from=singlemess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