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2011年5月19日深圳特区报A01、A10
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
他们是博士,他们是党员,他们更是志愿者。大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中,有这样一个集这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群体,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。他们是:博士党员志愿者!
5月9日,有一支特殊的大运会志愿队伍郑重宣誓为大运服务,这支队伍全部由深圳信息学院108名博士志愿者组成,当中67人为党员。“从去年春节开始到现在,我基本上过着‘5+2’——5个工作日干不完周末两天接着干,‘白+黑’——白天干不完晚上接着干的生活。”张建,是一位有着24年党龄的老党员,这位身为教授的志愿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直言自己愿意“少说多做多干”。
位于龙岗大运中心区域的大运村,在赛事结束后将成为深圳信息学院的新校区。张建带着100多人的团队,一直奋战在大运村建设第一线。4月初,张建接到一个紧急任务,要在一个月内建好一个能供3000到4000人就餐的食堂,“当时的食堂就是一个毛坯房,里面什么都没有,按正常程序通过各种审批最快也要3个月,但给我的时间只有一个月,急得我两个晚上没睡好觉。”最后,张建想尽一切办法,甚至鼓起勇气“直闯”有关领导的办公室寻求支持,终于,现在食堂如期建成。
张建坦承自己目前的状态是,累得不得了,但心里很乐,“因为我不仅是在为大运服务,将来还能为深圳留下一座数字化、现代化、生态化的美丽校园,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高兴看到的事情。”
另一名博士党员志愿者湛邵斌,记者采访时发现,他的声音是沙哑的。“一直在加班,休息不够,扁桃体发炎了。”湛邵斌的解释虽然很短,却是他忙碌的真实写照。作为信息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,今年开学后,他利用自己的专长一直在无偿为大运村网络、通信和信息系统建设、运行、维护提供技术支持。
虽然参加了志愿服务,可湛邵斌正常的科研教学任务一个也不能落下。为此,“只好挤出晚上的时间,经常加班到10点、11点,前阵子因为参与了罗湖和龙岗大运志愿者网络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,常常是忙到半夜两点,以前也就是写博士论文时这么忙过。”湛邵斌告诉记者。
但和张建一样,湛邵斌的心却是快乐的。他说自己希望能为社会做点贡献,大运会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发挥自己所长的机会,“其实在我的周围,有很多志愿者在热情工作和辛勤付出,这令我非常感动。大家一分加班费没有,可都投入地去工作。”
宋柱梅,是为数不多的女博士党员志愿者之一。她是一名大运会志愿者培训师,“6月份我会给骨干志愿者培训《团队建设与管理》课程,整个课程4个课时。”说这话时,宋柱梅充满了期待。
就为了这4个课时,宋柱梅利用业余时间备课,已持续了三个多月。“4月份是我最忙的一个月,几乎每天晚上都备课到两三点,找资料,做PPT,做视频。”现在宋柱梅的课件已做了160多分钟,并且四易其稿。她说,我会不断修改,补充最新内容,力争做到最好。“为了大运,值得。”宋柱梅深知自己的责任,说:“志愿者服务是大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大运志愿服务的质量与培训质量是紧密相连的,所以我的课一定要备好。”
采访结束时,湛邵斌告诉记者,这些天,不少党员博士志愿者向学校递交了暑假不休息的申请。还是那句话:“为了大运,值得。”
出处:http://sztqb.sznews.com/html/2011-05/20/content_1578480.htm